找到相关内容288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贪心的狗

    贫穷的小孩和老人没东西吃,你也依然吝於伸出援手,仍然没有作出该有的反应,这种作为,绝不是人类所应有的。佛陀曾经教导说,不具慈、悲、喜、舍等四项人类德行的人,与禽兽无异。因此,佛陀指导他的弟子们向善(德行)。为什么要追求德行呢?有人说是因为德行能使我们往生天国;也有人说德行能令人得入涅槃;然而,我们可以说,天国与涅槃是善与乐的所在,一旦有了德行,就算在苦恼中,依然能安然自得,既不会给我们周遭的人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2444895.html
  • 佛化的道德在般若

    佛化的道德在般若  印顺法师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梵语般若,华语为智能。但此所说的智能,意义极深,指通达我法空性的真慧,不是一般智能所可比拟的,所以...的德行。实则,一般的善行,不离自己的情见,就是凡夫行;凡夫本来如此,就凡夫说凡夫,这不能责他怪他,还是应该奖励他为善。不完善的德行,到底比作恶好得多。凡夫的善行虽如此,而圣者的德行,却与此不同。  ...

    印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11266860.html
  • 佛化的道德在般若 [印顺法师]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梵语般若,华语为智能。但此所说的智能,意义极深,指通达我法空性的真慧,不是一般智能所可比拟的,所以《智度论》说:“般若甚深,...,一般的恶行,增长生死,生起苦痛。就是一般的善行,也还在生死中,还是不能脱离苦痛的。由于一般的善行,并无彻底的善行,为善也从自己出发,于是世间的邪见者,怀疑道德,否认有纯粹为他的德行。实则,一般的善行...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4276658.html
  • 戒行精严 佛法兴崇(晋尼道容)

         晋朝比丘尼竺道容,住乌江寺。戒行精严,常有感应。明帝(公元323-325年)颇尊重她,为了考验她的德行,派人把鲜花放在她禅床蓆下,果然花不枯萎。简文帝(公元371--372年)信奉道教,拜王濮阳为师,在宫内设立道观。但皇帝每次去道观,看见的神像全是和尚的形相。皇帝认为是道容的法力所致,因此拜她为师。晋朝尊崇佛法,是和她的道行感化有关,并为她建造新林寺,尊她为圣人。孝武帝初年(公元...

    郭涵斋原编

    |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1/22141819086.html
  • 台湾省台南讲堂假日佛学班开始开课

    授课现场   2008年2月24日,台湾台南讲堂假日佛学班开课,23位学员来自不同工作阶层,有幼稚园园长、中学教师、护理师、公务人员、大学和高中在校生,其中还有透过网络得知课程消息,而上课的学员,期许透过佛法的薰习与焠链,启发人生的智能。   课程安排包括佛门基础行仪、基础佛学概要、佛教应用学、高僧德行事迹、人间生活禅、学佛Q&A、与心相印、心灵交流等。希望引导学员在研习佛法的过程中确立正知...

    佚名

    |开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2/08134820884.html
  • 如本法师答:学佛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

    如本法师答: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善知识能懂得世法与出世间法融通无碍,若亲近善知识可引导我们走出三界的窠臼,由迷而悟,由苦而乐,由凡而入圣,因而证悟菩提,免受六道沉沦之苦。因为善知识是世间的大明灯,是六道众生的导师,是苦海中的宝筏,善知识是痛苦中的甘露,是转凡入圣的大法将,若欲赞叹善知识之功德,穷劫不能尽。

    如本法师

    生活|学佛|因果|诚敬

    http://www.fjdh.cn/fjask/2008/05/22381224803.html
  • 山东青岛湛山寺组织僧众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

      2008年10月15日,山东青岛湛山寺组织该寺常住僧众及佛学院师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山东佛教协会会长、湛山寺方丈明哲长老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佛学院学生必须要建立爱国第一的思想,拥护党的领导;要以戒为师,不能放松自己专心学习、集体学习的机会有限;不能空过时间,各自珍重、各自发心,上殿、过堂、学习、坐禅、这些都是在增长自已的德行,大家集体生活要好好团结;执事们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

    佚名

    |学习|僧众|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0/09250730746.html
  • 问:佛菩萨有求必应的真义?

    有求必应的“应”是“回应”而不是“完全答应”。此问题有两点: (一) 在不违反公平正义的原则下,菩萨应该尽量满足众生之所求。 (二) 若有违反公平正义,不能满足众生之所求,则要告知原因,指示其最好的解决方法,不可以不理会,这才是公平正义之意义。例如,有人求明牌发财,但由于此人德行不好,给他明牌有违反公平正义,则应该...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06573585701.html
  • 在吃饭中学习内观 禅悦行营员首次体验寺院过堂

    2009年7月16日中午11点,参加南华禅寺“禅悦行”的三百多名营员们首次体验寺院“过堂”生活。 在唱颂声中,营员们首先双手合十,思念食物来之不易,思念当天自己的德行有无亏缺,然后按需向巡堂的法师及营员示意添加食物。在这里学生食堂里的那种喧哗和嘈杂,更没有乱泼乱倒的浪费现象。偶尔有食物落在桌面上,就立即会有人拾起来吃掉。很多营员说,在这种感恩、珍惜的氛围中吃完这顿饭,对自己以前的挑食、浪费...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06510486670.html
  • 问:怎样理解“人成即佛成”?

    修行才能圆满这些德行。...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07571786835.html